「忠誠、坦誠、信任」為世人心中來定義愛的量尺,相反地,這三個詞語隱含著不可欺瞞、不可背叛、永不變心之意。可惜的是,人是帶有感情的動物且皆為獨立個體,不僅飲食習慣會改變,穿著品味亦會改變,而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又該如何維持那所謂的海誓山盟、天長地久?再者,在廿一世紀速食文化的快速發展,時代的變遷,人們的情感在變與不變之間又是否存在著對與錯?今次香港話劇團透過改編澳洲劇本《Speaking in Tongues》,粵譯《叛侶》,利用四位演員飾演九個角色,呈現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並藉由多個角色的複雜性帶出情感間的微妙,進而重新定義當最親密的人成了最不能信任的人時,該如何重拾或放下。
2017年,伊朗導演穆罕默德拉穌羅夫的《就算世界與我為敵》(A Man of Integrity)在法國康城影展獲「一種關注」單元大獎,然而他不僅未能出國親身領獎,後來甚至成為階下囚——他的國家視他為敵人,不准他離國,不准他拍片,不准他說話,不准他發聲。拉穌羅夫的電影在國際間屢獲殊榮,卻一部也未曾在孕育他的土地上映。但這一切卻未曾阻止他創作,在長達二十年、不合情理的禁拍令下,他未曾停止過拍攝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