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子喉唱回平喉 丑武老兼顧發展
到了約 10 年前,他面臨一個重大轉變。在一次演唱會期間,他仍是唱著子喉,但突然唱不下去,原來是因年齡關係開始轉聲。在師父的提議下,他便從此回復「男兒身」。這可是個困難的決定?「不是!但我只是不忿,為甚麼不給我唱完那晚的演唱會才出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往後在「生」的行當中,無論是丑、武或老都兼顧發展,從此打開另一片天。那時他還是一個中學生,在學業與興趣雙重壓力之下,曾想過要放棄粵劇,「每一次演出後想停下來的時候,又有新的演出機會接踵而來,這樣一次接一次的改變主意,轉眼便到完成學業的時候。」看來他是捨不得放棄才真。
家人支持全職發展
他本想繼續升學,然後找份工作並兼職演粵劇,「但因上不了大學,所以便決定全身投入粵劇演出,作個職業演員。」又一個塞翁失馬的例證。他並無擔心日後的發展,難得家人尊重決定,便一心專注做自己喜歡的事。現時在演出之餘還教兒童粵劇,「當年學過的花旦知識,現在可作教學之用。」這樣他便比別人優勝了一點。這幾年見他的演出一台接一台,似乎證明了他的決定是正確的,「其實我也曾懷疑過是否入錯行,但最終都決定堅持下來。」
憂心缺乏年輕觀眾
作為一個年輕人,面對這行傳統藝術,會否有一些自己的獨特見解呢?「身為一個後輩,目前並無甚麼野心去作大膽的改革,先做好自己的本份,打好個人根基。」但他亦透露一個疑慮,「粵劇演員的前景目前是樂觀的,但問題是缺乏年輕觀眾入場,日後便會成為粵劇興衰的關鍵。」所以他亦希望現在要小孩學粵劇的父母,不要強迫子女入行,應讓他們長大後自行選擇。過來人之言,甚具參考價值。
說到剛獲得的「藝術新秀獎(戲曲)」,他說感到驚訝,但未成為壓力。「知道這是代表自己更應努力苦練,不辜負他人期望。」到目前為止,他可會滿意自己的成績呢?「工作量足夠,可照顧自己,可說是滿意了,說到底我只有 20 歲而已。」年輕而且有清楚人生目標,他比很多人有更多時間發展所長,未來成就,令人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