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情緒主導的形體劇場作品
壁虎劇團成立於2001年,曾獲愛丁堡藝穗節完全劇場獎,是英國當今獨當一面的形體劇團。他們以能觸動人心及具前瞻視野的視覺劇場作品聞名。作品曾到過二十多個國家及多個國際藝術節演出,譬如《失‧魂》便曾於2015年來港演出。今次上演的《情式實驗室》,是一個形體與視覺效果兼備的表演,探索人們在繁忙都市力爭上游,被壓至瀕臨崩潰的掙扎狀態,並反思人與人之間「關懷」的意義。故事的場景,演出者彷彿置身在一間最奇怪的公司、醫院,裡面佈滿高高的文件櫃,以及看來情緒繃緊、異常、受傷的人、他們似乎正接受某種治癒,時而彼此支持、時而像被操控、威迫……作品處處留白,讓觀眾自行填滿想像的空間。
雖然外界慣於把壁虎劇團界定為「形體劇場」,劇團藝術總監阿米特‧拉哈弗(Amit Lahav)表示,他們更傾向以舞台美學元素的整體構成,作為一種說故事的媒介,即說故事的方式不單純以肢體的形態表達來完成,亦無既定文本,而音樂、燈光、舞台與道具均有其獨特位置,可成為作品的敍事元素。
《情式實驗室》沒有明顯的故事線,卻有強烈的有機性(organic),這源於演出者的情感主導著作品。「我相信每人都想表達內心的感受,人在生活中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表達自己在情感上的需要。」演出者由情緒帶動併發出充滿能量的舞蹈語言,阿米特說他們並不是「演」出來,只是表現出人本來的特質,而這過程平常得一如呼吸。「要成為我們的演出者,需要作出毫沒保留的奉獻,一如在神聖的祭壇上獻祭。演員不斷反思和挖掘自己的內心、潛意識及故事,於是演出就等於將自己如何解讀這個世界,真誠又感性的呈獻予觀眾。」若觀眾能在觀賞的過程中全然投入,就會有如走入一個充滿隱喻的夢境,並發覺這裏竟和自身的生活相通。
從時間與空間概念 反思人與自然的互動
另一齣由日本前衛藝術家及「蠢蛋一族」創團成員高谷史郎帶來的多媒體作品《靜/止》,則利用了錄像、燈光、平面藝術及舞台設計,巧妙開創了當代舞蹈嶄新的可能性。高谷史郎形容自己這個作品是人們對時間與空間概念的探問,他更與日本作曲大師坂本龍一、連同原摩利彥、南 琢也合作,由他們創作配合演出的音樂和音效。另外,不得不提的,還有曾獲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提名的女演員鶴田真由參與演出,製作班底強勁。節目在2015年於法國首演後,赴比利時、意大利、日本及台灣演出,最近曾參與2018年東京新國立劇場二十週年紀念公演及2019年新加坡國際藝術節。
從一段演出錄像選段中,可看到高谷史郎塑造了一個尤如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畫筆下的超現實世界。舞台上一張長枱以縱向放置,黑色舞台上注滿了水,閃亮如鏡。流動鏡頭掃描枱面上的物件,投影到舞台後方垂直的屏幕上,而陶器、玻璃杯、刀叉,在不同節拍撞擊出來的聲效下,也許一場(視聽)盛宴即將開始。當兩個女子一左一右坐在椅子上,一男一女在清理餐桌,女子開始進餐(卻沒有食物),接下來人開始舞動,舞台上波紋蔓延,成為水洶湧而至。躺在桌面的男女在舞動,在流動鏡頭的捕捉並且移動下,投影到屏幕上的影像,一如在三維空間裡跳舞……作品提供了一連串美麗如夢一般的場景—當螢幕投射的影像遇上舞動的身軀,燈光與舞台效果呈現出一個充滿幻象的世界。
高谷史郎在新加坡《海峽時報》的訪問中表示,演出的水淹狀態,是為了幫助觀眾意識到時間的存在,當水在流動,事情便會發生,像表演者在水中舞動一樣。而高谷的視覺效果,配上坂本龍一的音樂及聲效,效果相得益彰。於高谷史郎而言,有時靜默,有時音樂響起,兩者同樣重要,「藝術創作一如祈禱,我從不擔心沉默時刻,因為無論沉默禱告或放聲禱告都很重要。」
這當然不是純然的視覺錄像,配合現場原聲演出,對兩位創作人而言,這個作品就像一場實驗,「就像坂本龍一對視頻作出反應,然後我們對他的音樂作出反應,燈光與視頻兩者也在獨立變化。」坂本龍一也是這樣認為,「我讓視覺元素自由運行,而不與音樂同步。」即音樂與視覺也不從屬於對方。然而即使各有自己的節奏,演員、視頻與配樂看來卻是無縫接軌,合演出作品特有的生命力。
而水所象徵的時間流動或靜止,從來是人們無法掌握,難於定義,亦無從解釋。到底時間是否只是虛幻的存在?或是紀錄人曾經存在的一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