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藹倫:接近文化界心水
電影藝術中當選的鮑藹倫直言對結果感到很開心:「當選的都是在藝文圈活躍多年、對藝術忠誠及出色的朋友,投票前夕文化界內有所謂『心水之選』,最終亦很『有機地』接近這10人名單,證明結果反映文化界的想法。」她最高興的是得見文學藝術範疇票數頗高,是之前沒有想過的。而黃秋生當選,終歸有點明星效應,但排第二的謝健民票數亦不差。
鮑又表示,入局後亦會反映選舉的弊病,以及白票和廢票等情況,或如周博賢未能登記做選民的例子。她在之前的論壇中亦不時聽到上屆有些有心改革的民選成員,3年過後都很失望,希望新一屆想改革的陣容較大,可以更加「大聲」,為藝術發展帶來新氣象。
盧偉力:白票少於上屆
藝術評論當選的盧偉力亦言,入局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會上提出及反映有關推選的幾個迫切問題,包括選民資格問題、個人與團體登記選民的差異性,以及跨界別投票是否合適等。但他認為,今屆白票已少於上屆,投票率、總體得票率及每界最高所得票數亦高於上屆:「今年選民意識到要投10個範疇,而且不熟悉其他界別而不投票,反而是負責任的表現呢。」
盟友鍾小梅、梅卓燕及吳美筠齊齊入局,他認為「藝術3+1」聯盟可算成功:「連結的基礎源於大家都是長期從事藝術的合作者,相識超過20年,反觀其他某些連結則沒有此基礎。不連結的話有可能輸給某些團體。第一天時我們見到危機,一直呼籲所有關心香港藝術發展的朋友出來投票,到第二天就確實補救得到。」由於他從事戲劇多年,亦教授電影學系,盧相信自己亦有些票源來自這兩個界別。
劉惠鳴榮膺票后
戲曲的劉惠鳴以1828票榮膺今屆票后,雖然之前有指八和會館的票倉強大,而且有旅遊巴接載長者到場投票。就投票日所見,劉惠鳴的助選陣容鼎盛,她回應指,因對手周潔冰有豐富的競選經驗,就從對手角度去想,區議員會用甚麼方法,而自己的助選其實都是沒有經驗的人。她亦解釋,旅遊巴不是她自己的個人安排,而且4輛旅遊巴只是接載了10多名長者。
對於今屆甚多白票,劉認同制度對選民來說是困難和混亂的:「許多人不知自己有10票,要不斷他們向他們解釋,許多人沒有研究便投白票,對我們來說也是一種損失。」
對於自己以高票當選,劉惠鳴覺得很感動:「畢竟自己默默耕耘多年,現在我知道不單粵劇界的朋友認同我,亦反映其他藝術界別很關注戲曲界。」她又謂以3年來說,爭取任何事都算短,希望先了解藝術局及當中的制肘以落實計劃,目前則會專注西九戲曲中心的落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