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北是怎樣的?
一走進展場看到蘇敏怡(Stella So)色彩溫暖的速寫,你可能很快就會融入畫中的場景。一幅描繪了坪輋保衛家園聯盟一周年燒烤聯誼的畫面,另一幅是粉嶺馬屎埔馬寶寶社區農場中的區家祖屋。蘇說自己最初是從電視上看到關於東北發展的新聞,但很片面,就是說拆些舊的貨櫃倉,建公屋給香港市民。當她親身來到東北,才發現:「整個畫面是不同的。」她開始走訪不同地方,去有機農場,看小孩子玩,去木場……其他藝術家拍照,她就畫畫。她用紙筆將一個個溫暖、溫馨、充滿人情味的場面記錄下來,也希望將那種感覺傳達給觀眾。
新界東北計劃提出多年,但我們從主流媒體的報道,根本無法了解到東北的真面目,或許以為那是只有寮屋的荒蕪之地,那拆來發展不是很好?「官方所謂的發展好像一個騙局,裡面好的東西他不會跟你說。」何家豪說。這次他與戴毅龍一起拍攝了一系列東北三區的照片。他們將應該拍攝甚麼的主導權交給了村民,跟隨村民來到村裡的天後宮、曾經看得到遼闊海景的陽台、自家門前的小農地……「我們想將其中好的東西帶給市區的人看,讓他們發現原來有這樣的東西。」他們喜歡與村民聊天,而且發現他們說的一些東西很有趣。
有一次,戴聽到村民說大家都想和老人一起住,照顧老人時感到很驚訝,因為很多香港人並不這樣想。「他們那種生活方式在慢慢消失,那是否代表那方式不好呢?其實是很好的,我們整天說家是香港,防衛家庭價值,這些就是嘍。」戴說。而在市區長大的何坦言自己是在接觸菜園村、東北三地後,才更加了解生活有不同的選擇。「原來香港有很多生活的不同可能性,不應該讓它逐步消失。但政府將新界東北打造成好像唯一一個解決香港人住屋問題的方案,這個騙局是在破壞香港人生活的選擇權。」
在推土機前,藝術可以做甚麼?
展覽中,蔡旭威利用 iDome 將以往拍攝的東北的照片做成360度全景圖,令人有身在其中的感覺。對於東北發展,蔡覺得很矛盾,他可以理解某些市民對於發展的看法,但他個人基本不贊成。他希望展覽可以成為一個平台,讓村民和市民去接觸、溝通和了解。「大家爭論也沒意思,不如我們站在中間,讓村民、受影響人士和普羅大眾大家去瞭解。這是最客觀的方法。」
而從皇后碼頭開始,到菜園村到東北,一路都十分關注社會事件並拍照的謝至德則將48張東北的照片噴繪在大小不一的方塊上展出。一直以來,他拍攝的都是一些即將沒有的歷史和香港人的回憶,但這次東北對他而言又是另一種體驗。對於發展的看法,他從未改變:「發展應該以人為本,應該平均發展。」他說這次的48張照片,就如同48個願望,展覽後他會送給村民朋友,祝福他們,因為他知道這一切是沒得回頭了。「一定會和菜園村一樣,是一種推土機式的,一種很暴力的搬遷。」但他認為這些不幸的事件某種方面也帶來很正面的啟發:「刺痛你才會醒,一種醒覺。從天星皇后碼頭開始,我就發現產生了一班真的關心社會保育的人,是推動對身邊的事關懷的力量的開始。」而藝術也成為推動和記錄這種關懷的重要一環。
「藝術家可以做甚麼,其實是很卑微的,只能做我們會做的事。」戴說。當他們發現計劃很不知所謂的時候,就開始想可以做甚麼。「我們也經常討論,但我們不是『藝術為藝術美麗』的那種藝術家,我們相信藝術應該來自社區,這種來自社區的藝術應該反饋給整個社會,引起社會思考,這是我們心目中的藝術。」
是次活動除了展覽,還將有一系列電影放映和論壇,詳請可瀏覽網址。戴毅龍及何家豪亦希望,如市民覺得新界東北值得被保留,可以在城規會入意見書反對新界東北計劃。詳情請參閱「東北告急,無你點得」面書專頁。
原地・踏步—新界東北藝術展
日期:11/1-23/2/2014
時間:12:00-19:00(公眾假期休息)
地點:香港城市大學邵逸夫創意媒體中心(九龍達康路1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