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
Overture
在香港較容易被忽略,可能跟本地製作較少由現場樂隊伴奏有關吧。但序曲作為樂隊的獨立表演,是展示樂隊的一刻及以示對作曲家的尊重。作為演出的首部份,序曲令觀眾集中精神,做好欣賞演出的心理準備。同時向觀眾介紹音樂上的主題 (Motif),及營造氣氛。
The Carousel Waltz - Carousel
Overtures – Anything Goes
Opening Number
進一步確立演出的風格及氣氛,以及介紹劇中主要角色、地點、背景、事件和衝突,可以說是劇中最重要的一首歌曲。所謂的「十分鐘規律」,就是在演出的首十分鐘,創作人如何天馬行空地去設定劇中的任何背景,觀眾一般都能夠接受。
Comedy Tonight – A Funny Thing Happened on the Way to the Forum
Belle (Little Town) – Beauty and the Beast
Tradition – Fiddler on the Roof
“I am …” / “I want …” Song
通常是主角的獨唱歌曲,以此去介紹角色和他在戲中所追尋的目標 (Objective)。對整個故事的建立而言非常重要,一般在演出的前半部份。
The Wizard and I – Wicked
I wanna be a Producer – The Producers
Part of Your World – The Little Mermaid
以Opening Number 及 “I am …” / “I want …” Song設定了故事的發展方向之後,接下來便會以不同的歌曲去推展劇情、介紹新角色和障礙 (obstacle)等。當中會用上獨唱和合唱等,這部份在不同劇目之中分別會較大。以下是一些從手法上分類的例子:
Conditional Love Song
在Rogers and Hammerstein 音樂劇中出現的 “Conditional Love Song”,是指男女角色在還未墮入愛河而唱的浪漫情歌。試想如果要到男女角排除萬難,正式相戀才唱情歌的話,那首情歌可能要放到演出的後段了。於是Rogers and Hammerstein為角色加入了一些「條件」,令情歌可以在演出早段出現。
People Will Say We’re in Love – Oklahoma!
If I Loved You – Carousel
List Song
List Song 是指在歌詞中運用一連串名詞來組成的歌曲。
You’re the Top – Anything Goes
La Vie Boheme - Rent
Commentary Song
由第三身去批評或敘述故事,受布萊希特的陌生化效果(Verfremdungseffekt) 影響。
Two Ladies - Cabaret
Left Behind – Spring Awakening
Comic Number
一般是劇中配角的歌曲,用以營造喜劇效果。
Mister Cellophane - Chicago
Master of the House – Les Miserables
Production Number
而Production Number 是指動用全劇演員的大型歌舞,以百老匯的音樂劇而言可謂不或缺。
Once a Year Day – The Pajama Game
Solidarity – Billy Elliot
Act 1 Finale
來到第一幕的尾聲,在情感上及劇情上都需要強烈地牽引觀眾,以確保他們不會在中場休息時離場。歌曲而言一般都是偏向強烈的,而內容方面可能是剛展開一個新段落,以吸引觀眾的好奇心,第二幕回來繼續欣賞。
So Much Better – Legally Blonde
One Day More – Les Miserables
第二幕
Act 2 Opening
西方商業劇的中場休息比香港長,因為中場賣飲品零食是劇院其中一個收入來源。第二幕的開場歌曲主要是令觀眾重新熱身,以及有「上回提要」的意思。《吉屋出租》是一個特別的例子,因為 “Seasons of Love” 一曲其實跟劇情沒有直接關係,但卻可以說是劇目本身的主旨。
Masquerade – Phantom of the Opera
Seasons of Love - Rent
11 o’clock song
創作人很多時會在劇中尾二的一首歌,以非常熱鬧的歌曲帶起觀眾的情緒,令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早期的音樂劇大約在晚上八時半左右開場,於是這首歌大約在晚上十一時演出,即是所謂的 “11 o’clock song”。
Revolting Children – Matilda the Musical
Rose’s Turn – Gypsy
Brotherhood of Man – How to Succeed in Business without Really Trying
Finale
Finale 就是當所有衝突解決,劇中最後的一首歌曲。一般會重複Opening Number的主題,內容不會有新資料,而通常會強調全劇的主旨。
For Now – Avenue Q
Pacific Overtures 是一個特殊例子, “Next” 的強烈訊息及情緒上的震撼,意圖將觀眾從故事抽離,反思美國強迫日本開放港口這段歷史。
Next – Pacific Over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