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問戲曲本源︰「別將老傳統看得那麼輕淡」
戲曲節將於6月20日開幕,裴艷玲將率領河北省京劇藝術院上演其代表作品「甲子四折」,包括京崑骨子老戲《浣溪沙.寄子》、《翠屏山》、《平貴別窯》和《醉打蔣門神》。這原本是裴艷玲受著名演員濮存昕邀請,為慶祝她60歲生日而在北京首都劇場演出的劇目,是次將以一文一武的形式分兩晚演出,展現其精通京崑、文武雙全的深厚功力。
記者會上裴艷玲笑說自己這次是玩了老命,不僅演了「甲子四折」,還將演出《尋源問道》,一般兩個作品是不會同時演出的。在《尋源問道》中,裴艷玲不化妝,便裝上台,以同一個曲牌演繹解說崑劇武生戲中林衝、石秀、哪吒、武松四個角色,並將示範京劇唱功戲《洪洋洞》。
《尋源問道》始於裴艷玲與知名戲劇導演林兆華的合作,她說這是她給自己後半生的一個命題——「你裴艷玲從幾歲就開始唱了,玩了一輩子,你的源頭你找到了嗎?你的目標達到了嗎?我們從藝者,我們拿著這個金碗,是要去討飯吃嗎?『尋源』,我們的源頭在哪裡?找到了源頭,你的生命就堅強了,別那麼不自信;『問道』,條條大路通羅馬,那我們究竟要走甚麼道?戲曲的發展可以百花齊放,但它最終有自己的一個標準,你也有自己的一條路。」
該劇在北京首都劇場演出時,吸引了許多戲曲圈外的人來觀看,裴艷玲希望借此告訴她的同行傳統的重要:「來看戲的人不僅是戲曲圈的,還有很多戲劇圈的、音樂圈和電影圈的人,他們看慣了話劇、舞劇、歌劇,對我們戲曲不是很了解,但戲曲其實是個大方陣,這裡面有萬寶囊,甚麼都有。借此機會我想告訴自己,也想告訴我的同行們,你別老傳統看得那麼輕淡,那麼輕飄,那麼沒有甚麼,不是的。」
越劇四大小生匯演 重現當年盛況
越劇歷來受到許多香港觀眾的喜愛,與其他劇種相比,越劇長於抒情,小生行當發展出四大流派藝術,是次戲曲節就邀請到四大流派的著名小生,包括屬尹(桂芳)派的趙志剛、範(瑞娟)派的吳鳳花、徐(玉蘭)派的張小君,和陸(錦花)派的徐標新。四人將同台合演越劇的四大精品劇目之一《梁山伯與祝英台》,重現1951年四大流派創始人合作演出同一劇目的盛況。
嶺南八大曲及新編粵劇《搜證雪冤》
據李奇峰介紹,嶺南八大曲是80、90年前由一班戲曲玩家,將戲台劇本去蕪存菁發展而成的清唱曲本。1966年粵樂曲藝大師梁以忠先生於商業電台收錄古腔八大曲,保存了這一珍貴的傳統曲藝。是次,梁以忠女兒,知名粵曲唱腔藝術家梁素琴以80高齡重新整理八大曲中大家較為熟悉的《六郎罪子》,並將由粵劇名伶羅家英、阮兆輝等人以古腔演出。梁之潔、丁愛蓮等眾位優秀粵曲演唱家則將演出八大曲中的精彩選段。
今年亦有新編粵劇《搜證雪冤》,戲中加入了許多排場。排場為粵劇表演藝術的重要部分,由特定的鑼鼓、曲牌、人物、情節、功架等組成。是次,紅伶新劍郞集結多個古老粵劇排場程式,編撰成新編粵劇《搜證雪冤》,將由李龍、龍貫天、新劍郎、王超群等名伶擔綱演出。
各具特色的地方戲
是次,除裴艷玲演出的崑劇外,亦有香港京崑劇場、浙江永嘉昆劇團的崑劇演出。此外,戲曲節還邀請了多個地方戲團,包括首次來港的雲南省滇劇院、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廣東海豐縣白字戲劇團及河南豫劇院二團,演出各具特色的地方戲。
值得留意的是,除了舞台演出,戲曲節也安排了多項導賞活動、藝人談、戲曲電影欣賞及展覽。詳情請瀏覽中國戲曲節2014網頁。
中國戲曲節
日期:20/6-30/8/2014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香港大會堂、高山劇場、油麻地劇院、荃灣大會堂、葵青劇院、沙田大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