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趙增熹先生在場,小編也捉緊機會訪問幾句,關於今次和香港藝術館合作的緣起,及看看從中可否在音樂創作上偷下師,吸收音樂新知識。
趙增熹:先感受,才可創作
可想而知,趙增熹絕對是忙碌的音樂人,是甚麼原因令他百忙中抽空答應參加評審?「其實任何有關音樂的計畫,我都好想參與其中。任何藝術都是由人開始出發,需要去感受先可以創作,所以我好想知道年輕人如何透過音樂及聲音創作展示對香港藝術館的想像。再者這個計劃需要Visual Art配合音樂及聲音創作展示出來,本身已是一件好有趣的事情。Visual Art加上音樂是我第一次參與其中的實驗計劃。雖然我不需要親手去創作歌曲,但我覺得會是一件好玩過癮的事情,所以就毅然答應香港藝術館的要求。基本上我的原則是,最緊要好玩。既然藝術館夠膽死搵我做,我咪做囉(眾笑)。」
在評審音樂作品問答環節中,你經常詢問參加者他們的作品與香港藝術館的關係?那如果今次「主旋律創作計劃」的參加者,唯獨只有趙增熹,你會如何創作?「嘩,我想我沒有參加者的大膽創作思維。因為我創作流行音樂比較多,所以我一定離不開鋼琴去創作。我一定不會像眾多年輕參加者那麼多意念及嶄新手法去創作。例如剛才入圍彈奏大提琴與中國扇配合的小妹妹,彈奏方法好特別,用一些好Contemporary 音樂方式處理,加上不同聲效互相配合,我自覺十分佩服這位小妹妹,創意分爆棚,我自己一定諗唔到。在評審問題環節,她表達的創作理念也十分清晰。所以我好慶幸能參加這次計劃,令我看到香港原來有這樣多出色的年輕音樂人存在,不斷地有驚喜。」
其實除了這次「主旋律創作計劃」外,你本身有沒有留意香港音樂發展?「其實我都嘗試與其他新人合作,真的在做Indie music,如砌聲、砌Loop及全Sound samples。我會好支持及希望見到更多人出來做不同的音樂風格,甚至能夠推廣到大眾身上。」如果今次的年輕參加者想向音樂行業發展,你會有甚麼建議?「除了日常工作外,我本身都有一個『大台主義』計劃,就是幫助有興趣做音樂的年輕人,陪伴他們一同創作,並將他們的作品放上串流平台。有空我都會巡迴到學校分享有關計劃,希望為香港音樂界發掘更多新人。正因如此,香港藝術館先搵到我,大家有機會合作。」
難得香港藝術館與趙增熹一拍即合,著意栽培新人,為香港音樂發展默默付出,絕對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可是,香港流行音樂已經暗淡無光,問趙增熹覺得香港音樂的未來應該如何再走下去?「我對香港流行音樂的情景仍然充滿信心。之前香港流行音樂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來自盜版及非法下載,以致製作音樂無收入。做一隻碟,蝕一隻碟。直到串流平台技術興起,令到整個音樂生態改變。串流平台技術可以實實在在由做音樂得零蚊,去到終於有返收入。雖然不是有好高收入,但分別就在於有收入及無收入。所以今日再談音樂發展,最關鍵莫過於先做好自己的音樂作品,以後再思考下如何吸引更多人聽你的作品,增加收入,咁先可以將音樂成為你的事業。所以呢,我喜歡找不同人合作,希望可以殺出一條路。」
沒有這次簡單訪問對談,小編也實在不知道有人正埋首為香港音樂默默付出,渴望做得更多。隨著學習音樂及做音樂門檻愈來愈容易下,小編也期待香港會有更多不同類型的音樂人出現,豐富整個音樂行業,香港音樂更好玩,更過癮。